手輪機構是氣動閥門的一種輔助操作工具,在氣動儀表出現不正常情況或氣源故障時,暫時借助手動操作機構進行開啟或關閉,待自動控制系統恢復正常后再切換至自動操作(氣動和手動不能同時使用)。
手輪機構與調節閥配套使用。主要用途如下:
1、當氣源信號或電信號出現故障時,或者當執行機構的主要元件(如膜片、彈簧、密封件、傳動件等)損壞時,要把自動操作改為手動操作,可采用手輪機構繼續維持調節閥的調節功能。
2、手動機構也可用來作為調節閥行程的限位器。當信號壓力為零時,調節閥不是全開就是全關。如果工藝過程要求調節閥有少量的流量,可以利用手輪來達到。
3、手輪機構可提高調節閥運行的可靠性。使用手輪機構無論從投資費用或占地面積考慮都很合算。
手輪機構有上裝式和側裝式兩種。上裝式只能單方向限制行程,經常采用螺旋傳動方式。這一類手輪安裝在執行機構的上面,用是螺桿帶動螺套或螺母。螺套通過連軸件與執行機構連接。
倒裝式手輪中,手輪側向安裝在閥門和執行機構之間。這種側裝式手輪用螺桿帶動螺套,從而帶動杠桿動作。杠桿直接與閥桿連在一起。其優點是降低了調節閥的高度,缺點是結構較為復雜。
許多手輪機構都裝有安全機構,防止手輪受到碰撞或誤操作而轉動。利用銷軸對手輪限位。是一種利用小手輪鎖緊的安全機構。
手動-自動切換手輪機構。離合器處于自動位置。如果需要手動操作時,先把切換手柄轉到手動位置,通過撥叉,撥動離合器往上和手輪嚙合,此時只要轉動手輪,則可使輸出軸轉動,即進行手動操作。自動操作時只要接通電源,電動機帶動蝸輪轉動,直立桿自動偏移,彈簧的作用力把離合器下推,恢復自動操作位置。